主题临展

卢西安·弗洛伊德 《自画像》, 1956
卢西安·弗洛伊德 《自画像》
1956年
帆布油,61x61厘米
私人收藏
© The Lucian Freud Archive. All Rights Reserved 2022 / Bridgeman Images

卢西安·弗洛伊德。
新角度

2023年2月14号至2023年6月18号

时逢英国画家卢西安·弗洛伊德(1922-2011)百年诞辰之际,提森—博内米萨国立博物馆与伦敦英国国家美术馆共同举办其回顾展,展览汇聚了艺术家的五十余件作品。

弗洛伊德是现代最为特立独行的具象派画家之一,他1933年出生于柏林,当纳粹掌权时,他与家人一起移民到了伦敦。在他青年时期,其家庭环境为他提供了相当重要且多样化的文化氛围:他的父亲是知名建筑师,母亲研究的是艺术史,而他的祖父是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创始人西格蒙德·弗洛伊德。当他步入中年之后,他在贵族阶层以及底层百姓中所展开的疯狂私生活,令他成为了传奇。

弗洛伊德从一开始就选择了具象艺术,并聚焦在对人的表现上。自画像、肖像和裸体构成了他艺术创作的主要核心。从传统意义而言,他的作品与所谓的“伦敦画派”紧密相关,这一画派与其说是一种流派,不如说是一群定居在伦敦的具象派画家,其中包括弗朗西斯·培根、弗兰克·奥尔巴赫、莱昂·科索夫和迈克尔·安德鲁斯。

从弗洛伊德身上能感受到他欲与绘画的伟大传统一较高下的渴望。在他的作品中,能够探寻到对各位艺术大师们的一系列暗指,从荷尔拜因、克拉纳赫、丢勒、哈尔斯、伦勃朗、提香到华托、库尔贝、罗丹和塞尚不一而足。他的绘画是对真理的恒久追寻,这一点令他面对主题时,总以真人模特为原型,用一种放肆而独立的造型语言进行创作,有时甚至超越了礼数的限制。

本次展览分为多个单元,基本以时间顺序回顾了艺术家长达七十年的创作流变及主题:《成为弗洛伊德》呈现的是他的早期作品,其中已经体现出了艺术家坚定的具象派意志;在《最初的肖像》中,他试图捕捉到模特们内在本质的愿望已经得以体现;《亲密》展现了他为身边的人创作肖像的嗜好;《权力》中包含了一些重要人物的肖像,而弗洛伊德为他们画像的条件就是这些人要尊从他的创作方式;在《画室》中,他的创作空间变成了他构图的场景;而在《肉体》中所展示的艺术家晚年创作的裸体肖像画里,那些郁郁寡欢的人体甚至显现出厚颜无耻的意味。

展览由提森—博内米萨国立博物馆和伦敦英国国家美术馆共同呈现。

参观时间:
周一:关闭
周二至周五及周日:上午10点至下午19点
周六:上午10点至下午21点

地点:
临时展展厅(一楼)

采购门票+讲解器